当前位置:星座知识馆>传统文化>民族文化>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

民族文化 阅读(1.8W)

字如其人,许多公司的面试大多都会对字好的人多些关注。如今的小孩子上了各种补习班却是忘记了我们的传统,书法的学习才是不忘根本,历史上有着许多的书法家。

那么,本期古代书法家了解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。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

王羲之:东晋时期着名书法家,被誉为“书圣”
  “书圣”——王羲之(公元303年-公元361年),字逸少,号澹斋,原籍琅琊临沂(今属山东)人,后迁居山阴(今浙江绍兴),其家族为晋代豪族。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。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,曾倡议晋室渡江,于江左称制,建立东晋王朝。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,是东晋的丞相,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。

王羲之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,被后人尊为“书圣”。其官至右军将军、会稽内史,世称“王右军”、“王会稽”。王羲之对真、草、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。少从叔父学书,后又师从卫夫人(即卫铄,王羲之姨母,卫夫人很早就以大书法家钟繇为师。

王羲之是名望远播海内的着名书法家)学书,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,草书学张芝,正书学钟繇,兼善隶、草、正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博采众长,冶于一炉,创造出“天质自然,丰神盖代”的行书。书法特点是,用笔细腻,平和自然,潇洒多变;笔势委婉含蓄,收放有致,健秀俊明。

结构严谨,美仑美奂。楷书势巧形密,以《黄庭经》、《乐毅论》为最;行书遒美自然,以《兰亭序》为最;草书浓纤折中,以《快雪时晴贴》、《初目贴》等为最。唐太宗视为国宝,号令天下书家临摹他的字体,其书法成为代替汉魏笔法的书体正宗。其字被誉为“清风出袖,明月入怀”,“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”,“铁书银钩,冠艳古今”。

据说其行书真迹《兰亭序》随葬李世民,现传世均为临摹本。代表作品有楷书《乐毅论》、《黄庭经》、草书《十七帖》、行书《姨母帖》、《快雪时晴帖》、《丧乱帖》、行楷《兰亭序》等。其中《兰亭序》为历代书家所敬仰,被称作“天下第一行书”,是历代书家争相学习临摹的范本。

近年来随着古书画市场的活跃,其书法作品(或摹本)拍卖价值逐渐跃升,草书《平安帖》在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“清代宫廷艺术集萃”夜拍中以3.08亿元成交,成为近年来拍卖中为数不多的超亿元作品之一。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第2张

颜真卿: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,楷书四大家
  “楷书四大家”之一——颜真卿(公元709年-公元785年),字清臣,唐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祖籍唐琅琊临沂(今山东临沂),中唐时期书法创新的杰出代表人物,以创立“颜体”楷书与欧阳询、柳公权、赵孟頫并称“楷书四大家”。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,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。

初学褚遂良,后师从张旭得笔法,又汲取“初唐四家”特点,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,博取众体之精,融贯已意,与王羲之的典型技法相对,开创书法新风气,完成了雄健、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,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。

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,行以篆籀之笔,笔刀墨剑,雄风万丈,化瘦硬为丰腴雄浑,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,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,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,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,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。他的书体被称为“颜体”,与柳公权并称“颜柳”,有“颜筋柳骨”之誉。

他的楷书端庄雄伟,气势开张,使楷书臻于极境,现在我们还不能超越他的境界,正所谓“闲气古今三鼎足,杜诗韩笔与颜书”。苏轼曾云:“诗至于杜子美,文至于韩退之,画至于吴道子,书至于颜鲁公,而古今之变,天下之能事尽矣。”(《东坡题跋》)他的书法宛如其人,以楷书为多而兼有行草。

用楷书所写之碑,端正劲美,气势雄厚,既有以往书风中的气韵法度,又不为古法所束缚,突破唐初的墨守成规,自成一体。他的正书,以博厚雄强着称,“锋绝剑摧,惊习逸势”,以《颜世家庙碑》为代表;至于摩崖大家,大刀阔斧,气势磅礴,以《大唐中兴颂》最着;至最高境界,表现冲和淡远之韵致者,则推《李玄靖碑》。

行草,苍劲有力,古意盎然,以《祭侄稿》为第一,被誉为“天下第二行书”;行书,遒劲舒和,神采飞动。宋欧阳修评之,“斯人忠义出于天性,故其字画刚劲独立,不袭前迹,挺然奇传,有似其为人”。宋朱长文《续书断》中列其书法为“神品”,并评说,“点如坠石,画如夏云,钩如屈金,戈如发弩,纵横有象,低昂有态,自羲、献以来,未有如公者也。”

其书迹作品众多,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,为后人看重的楷书有《多宝塔》、《东方朔画赞碑》、《麻姑仙坛记》、《郭家庙碑》、《颜勤礼碑》等,这些碑刻楷书有个性,有特点,有正而不拘、庄而不险的气势,在历代楷书大家中成就最高。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第3张

欧阳询: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,楷书四大家,初唐四大书法家
  “楷书四大家”之一——欧阳询(公元557年-公元641年),字信本,潭州临湘((今长沙市)人,与唐代颜真卿、柳公权、元赵孟頫并称为“楷书四大家”。聪敏勤学,读书数行同尽,少年时就博览古今,精通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和《东观汉记》三史,尤其笃好书法,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。

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,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。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,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,赞叹多次,而不愿离去,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,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三天才离去。隋时官至太常博士,唐官至银青光禄大夫、率更令,因此又称“欧阳率更”。

在书法上,博取众长,融汇贯通,自成一家,兼善众体,扬名高丽,与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并称为“初唐四家”。书法以“武库矛戟”与“劲险”为特色,笔力险劲,结构独异,后人称为“欧体”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唐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称,其书“八体尽能,笔力劲险,篆体尤精,飞白冠绝,峻于古人。”

他的楷书源出汉隶,骨气劲峭,法度谨严,笔势开张,于平正中见险绝,于规矩中见飘逸,笔画穿插挪让极有法度。他的正书以“九成宫”为本色,而“化度寺”温润含蓄,成就最高。小楷则稍具姿色,以“千字文”为代表。行草虽不算清雅,仍有“跌宕流动”之势,以《史事帖》为代表。

在书法理论上,最大贡献是他对楷书结构的整理,名为“欧阳询三十六法”,这种研究完全摆脱了不稳定字形的无规律性变化,进入造型分析的层次,书法结构的成熟观念,至此才算是真正成立。墨迹流传至今的有《卜商帖》、《张翰帖》、《梦奠帖》和行书《千字文》等。碑刻有《九成宫醴泉铭》(原碑在陕西麟游九成宫,剜凿过多,原貌已非。

该碑最佳的宋代拓本1956年张明善捐文化部文物局后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)、《皇甫诞碑》等,都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。主要着作有《传授诀》、《用笔论》、《八诀》、《三十六法》等,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、结体、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,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。

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八法,即:(点)如高峰之坠石;(横戈)如长空之新月;(横)如千里之阵云;(竖)如万岁之枯藤;(坚戈)如劲松倒折,落挂石崖;(折)如万钧之弩发;(撇)如利剑断犀象之角牙;(捺)一波常三过笔。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第4张

赵孟頫:元初三大书法家
  “楷书四大家”之一——赵孟頫(公元1254年—公元1322年),中年曾作孟俯,字子昂,号松雪、松雪道人,又号水精宫道人、鸥波,浙江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,宋太祖十一世孙,秦王赵德芳之后人,元代着名画家,“楷书四大家”(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孟頫)之一。

赵家艺风,世代相传,堪称书画世家。其父赵与訔书画与收藏俱精;妻管道升是擅画墨竹梅兰,在古代女书法家中地位仅次于王羲之老师卫夫人的着名书画家;子赵雍、孙赵麟也名列元代画家之林。赵孟頫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少有的全才,能诗善文,通晓音律,熟谙道释,擅金石考古,精鉴赏收藏。

书画方面,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竹石、鞍马无所不能;工笔、写意、青绿、水墨,也无所不精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。画风不拘一格,作品面目多样,追求古意的笔墨和物态的自然。山水画取法董源和李成,人物、鞍马师从李公麟和唐人法,亦工墨竹和花鸟,均以笔墨苍润见长。

以飞白法画石,以书法笔调写竹,突破了南宋画院格调的藩篱,打破了“马夏”江山的“清一色”局面。古木竹石和花鸟画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《秀石疏林图》卷和《古木竹石图》轴;上海博物馆藏的赵孟頫《出墙图》以青色写竹,故宫博物院藏《幽篁戴胜图》则笔法工细,得院体花鸟画法遗意。

传世山水作品有《秋郊饮马图》,《重汉叠嶂图》、《吴兴清远图》(上海博物馆藏),《水村图》(北京故宫博物院藏),《幼舆丘壑图》,《鹊华秋色图》等。作为一代宗师,不仅他的友人高克恭、李仲宾,妻子管道升、儿子赵雍受到他的画艺影响,而且弟子唐棣、朱*润、陈琳、商琦、王渊、姚彦卿,外孙王蒙,乃至元中后期黄公望、元末倪瓒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继承发扬了赵孟頫的美学观点,使元代文人画久盛不衰,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绮丽奇特的篇章。

他与儿子赵雍、孙子赵麟曾同时作《人马图》,称《三世人马图》,被世人传为佳话,视为瑰宝;目前三幅画都流传至美国,由大都会博物馆收藏。书法方面,最先将“诗、书、画”三绝合为一体,而成就最高的是楷书和行书。无论楷书还是行书,都很工整,四平八稳。温和、典雅是他书法的主要特色。

他将晋人笔法的精微之处大大地简化,作品洋溢着高贵、典雅的气息。他的书法成就和观念,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人。不仅同时代的一些名家,如邓文原、鲜于枢纷纷以他为榜样,明代的祝允明、文徵明,清代的刘墉、乾隆帝也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。整个元朝书法,几乎都笼罩在赵孟頫的光环之中。

可以说,他是上承晋唐,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式人物,他是继王羲之、颜真卿之后,在中国书法史上第三个影响深远的大师。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,赵孟頫的字在朝鲜、日本也非常风行。传世的楷书名作有《帝师胆巴碑》、《湖州妙严寺记》、《仇锷碑》(赵孟頫法书珍品之一)。

收入了赵孟頫的仇锷墓碑铭,楷书,纸本,篆题“有元故奉议大夫福建闽海道肃政廉访副使仇府君墓碑铭”。现藏日本京都阳明库)等;小楷有《汲黯传》等;行书作品较多,如《洛神赋卷》、《赤臂二赋帖》、《定武兰亭十三跋》等。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第5张

黄庭坚: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,宋代书法四大家,北宋文坛四大家,苏门四学士,宋朝词人,苏门六君子,二十四孝子

黄庭坚(公元1045年—公元1105年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涪翁,江西修水人,后世称他黄山谷,北宋诗人、词人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。其诗与苏轼齐名,人称“苏黄”,书与苏、米、蔡并称“宋四家”。《宋史·文苑传》称,“庭坚学问文章,天成性得”,陈师道谓其“诗得法杜甫,善行草书,楷法亦自成一家。”

他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俱游学苏轼门,天下称为“苏门四学士。”其自认为,“余学草书三十余年,初以周越为师,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。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,乃得古人笔意。其后又得张长史、怀素、高闲墨迹,乃窥笔法之妙。”

他的行书,如《松风阁》、《苏轼寒食诗跋》,用笔如冯班《钝吟杂录》所讲:“笔从画中起,回笔至左顿腕,实画至右住处,却又跳转,正如阵云之遇风,往而却回也。”起笔处欲右先左,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,然后平出,“无平不陂”,下笔着意变化;收笔处回锋藏颖,善藏锋,注意顿挫。

以“画竹法作书”给人以“沉着痛快”的感觉;结体从颜鲁公《八关斋会报德记》来,中宫收紧,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,纵伸横逸,如荡桨,如撑舟,气魄宏大,气宇轩昂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着,点画用笔“沉着痛快”,结体舒展大度。

他的草书《花气诗》笔势苍劲,拙胜于巧,肥笔有骨,瘦笔有肉,“变态纵横,劲若飞动”,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,赵孟頫赞曰,“黄太史书,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”、“如高人雅士,望之令人敬叹”。主要墨迹有《松风阁诗》、《华严疏》、《经伏波神祠》、《诸上座》、《李白忆旧游诗》、《苦笋赋》等。

书论有《论近进书》、《论书》、《清河书画舫》、《式古堂书画汇考》着录。其书法《砥柱铭》卷在2010年保利春拍夜场中以3.9亿元成交,加上12%的佣金,总成交价达到了4.368亿元。这一价格,不仅打破了2009年保利拍场诞生的明代吴彬《十八应真图卷》1.69亿元的国内艺术品成交纪录,而且远远超过5年前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》(元代青花罐)在英国伦敦佳士得创下的2.3亿元中国艺术品成交世界纪录。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第6张

柳公权: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,楷书四大家
  “楷书四大家”之一——柳公权(公元778年-公元865年),字诚悬,京兆华原(今陕西耀县)人,唐代着名书法家。一生历仕七朝,得穆宗、文宗、宣宗三朝之宠,封河东郡开国公,追赠太子少师,故世称“柳少师”。博贯经术,通音律。书法初学钟繇、王羲之,精研褚遂良、欧阳询、颜真卿,然后自成一家。

字体匀衡瘦硬,追魏碑“斩钉截铁”之势,点画爽利挺秀,骨力遒劲,结体严紧。“书贵瘦硬方通神”,是其作品的真实写照。主要特点是,避开颜字肥壮的竖画,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;吸收北碑中方笔棱角分明的长处,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;吸取虞、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和颜楷结体的纵势,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。

所写楷书,体势劲媚,骨力刚健,借鉴颜体的雄中兼秀,变为自己的秀中有雄。因柳字清瘦硬朗,故有“颜筋柳骨”之称。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,公权答云,“用笔在心,心正则笔正”。穆宗为之改容,如其笔谏也。

宋米芾赞曰:“修养已成,神气清健,无一点尘俗。”宋朱长文《墨池编》中说:“公权正书及行楷,皆妙品之最,草不失能。其法出于颜,而加以遒劲丰润,自成名家。”笔法上,极力改变右军书法形式,融汇自己的新意,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。传世墨迹有《送梨帖题跋》,碑刻有《金刚经碑》、《玄秘塔碑》、《神策军纪圣德碑》。

《平西郡王李晟碑》、《羲阳郡王苻璘碑》、《魏公先庙碑》、《高元裕碑》、《冯宿碑》、《苏夫人墓志》、《李石神道碑》、《大唐回元观钟楼铭》等。影响较为突出的有《金刚经碑》(上海博物馆藏)、《玄秘塔碑》(今藏于西安碑林)、《神策军纪圣德碑》(今藏于西安碑林)等,成就最高的是《金刚经》。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第7张

苏轼:唐宋八大家,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,中国古代十大知音,中国古代十大文豪,北宋文坛四大家,宋代书法四大家,宋词四大家,古代十圣,南粤先贤,宋朝词人

苏轼(公元1037年-公元1101年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山(今属于四川)人。他和他的父亲苏洵、弟弟苏辙以诗文着称于世,世称“三苏”。苏轼是北宋杰出诗人,乃豪放派词人巨擘,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。他的书法从“二王”、褚遂良、李北海、颜真卿、柳公权、徐浩、杨凝式、李建中等各家中汲取营养,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。

其书法心得有,“作字之法,识浅见狭学不足,三者终不能尽妙,我则心、目、手俱得之矣”;“我书意造本无法,点画信手烦推求”;重在写“意”,寄情于“信手”所书之点画。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,用传统技法进行书法艺术创造,在书法艺术创造中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,不是简单机械的模古。

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,苏轼执笔为“侧卧笔”,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,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,用笔多取侧势,使其字具有向右略斜、扁平稍肥、圆劲洒脱的特征。苏轼绘画师从文同(即文与可),比文更加简劲,且具掀舞之势。

作画论画重视神似,主张画外有情,画要有寄托,反对形似,反对程式束缚,提倡“诗画本一律,天工与清新”,高度评价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的艺术造诣。为以后“文人画”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。存世书迹有《黄州寒食诗》、《赤壁赋》、《答谢民师论文》与《祭黄几道文》、《前赤壁赋》等。

其代表作有《天际乌云帖》、《洞庭春色赋》、中山松醪赋》、《春帖子词》、《爱酒诗》、《寒食诗》、《蜀中诗》等。存世画迹有《古木怪石图卷》、《竹石图》;近年发现的《潇湘竹石图卷》也是他的作品。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第8张

董其昌:中国古代十大画家,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,明朝画家
  “华亭派”的主要代表、晚明最杰出、影响最大的书画家——董其昌(公元1555年—公元1636年)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官至南京礼部尚书,太子太保等职。他是一名全才式的画家,诗文书画都很精通。他堪称海内文宗,执艺坛牛耳数十年,是晚明最杰出、影响最大的书画家。

绘画方面倡导“南北宗论”;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,广泛学习古人,开始学唐人,后来觉得唐书不如魏晋,改学钟繇、王羲之,最后综合晋唐宋元各家书风,自成一种风格,圆劲秀逸,平淡古朴,用笔松弛,墨色清淡。章法上,字与字、行与行之间布局疏朗匀称;整体上,有种飘飘欲仙的味道,追求“士气”和“文人气”。

明末书评家何三畏称董其昌的书法,“天真烂漫,结构森然,往往有书不尽笔,笔不尽意者,龙蛇云物,飞动腕指间,此书家最上乘也。”作画强调写意,使绮丽多姿的山水更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。“潇洒生动”的山水画他特别讲求用墨的技巧,水墨画兼擅泼墨、惜墨的手法,浓淡、干湿自然合拍,着墨不多,却意境深邃,韵味无穷,无须炫异矜奇,而真气横溢,充塞纸间。

董其昌的设色山水,或用杨升没骨法,从彩笔代替墨笔,完成线条、轮廓、钩、勒、皴、擦,尽态极妍,不为刻画;或仿黄公望的浅绛法,参以赵大年、赵孟頫的青绿法,别树一格,层次分明,淡雅清新,生机盎然。

尤其是他兼长书法、诗文,每每绘完山水,题以诗文,行楷簇簇如行蚕,闪闪如迅霆飞电,全图诗、书、画相映成趣,和谐一致,更富有抒情意境,成为文人画追求意境的典范。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第9张

米芾:米襄阳
  米芾(公元1051年—公元1107年),初名黻,后改芾,字元章,号襄阳居士、海岳山人等,中国北宋书法家、画家、书画理论家。祖籍太原,后迁居湖北襄阳,长期居住润州(今江苏镇江)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学博士、礼部员外郎(为唐宋时在礼部管文翰的官,又称作“南宫舍人”),后世也称他为“米南宫”。

个性怪异,举止颠狂,遇石称“兄”,膜拜不已,人称“米颠”。善诗,工书法,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俊迈豪放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初师法欧阳询、柳公权,字体紧结,笔画挺拔劲健;后转师王羲之、王献之,体势展拓,笔致浑厚爽劲。在书法方面,与苏轼、黄庭坚、蔡襄并称“宋代四大书法家”。

虽同为“尚意”,但更多属于传统“尚法”派,属守晋法,自题斋号“宝晋斋”,崇尚“二王”,深得“二王”父子笔意,尤其擅长临摹,人称其字为“集古字”。他提倡在“二王”基础上,追求“平淡天真”意趣。宋四家中以米芾行书成就为最高。米芾在广摹前人的基础上,善于化古为新,集众家之长,成自家面目。

用笔,中侧锋相互配合,有“八面出锋”之誉,自称“刷字”。结体错落有致,章法疏密相间,受到同时代人及后代人的极高评价。苏轼说它“超逸入神”,“风樯阵马,沉着痛快,当与钟王并行,非但不愧而已”。黄庭坚评其书:“元章书如快剑斫阵,强弩射千里,所当穿彻,书家笔势,亦穷于此”。

宋孙觌说:“南宫……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而绝出笔墨蹊径之外,真一代之奇迹也”。米芾书论颇多,着有《书史》、《海岳名言》、《宝章待访录》、《评字帖》等,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,对前人多有讥贬,然决不沿用古人的说法,为历代书家所推崇。米芾擅水墨山水,人称“米氏云山”,但米芾画迹不存于世。

目前能见到的《珊瑚笔架图》、《春山瑞松图》不能确证为米芾所作,有可能为宋人仿作,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“米画”。米芾以画代笔,颇有意趣。传世书迹很多,行书以《蜀素帖》、《苕溪诗帖》流传最广,还有《向太后挽辞》、《拜中岳命帖》、《珊瑚帖》、《多景楼诗》、《虹县诗》、《研山铭》等;草书有《论书帖》、《元日帖》等。

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代表作品 第10张

怀素: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
  怀素(公元737年-公元799年),字藏真,俗姓钱,永州零陵(今湖南长沙)人,后徙家京兆(今西安),唐代杰出的书法家,书史上称他“零陵僧”。自幼聪明好学,据说他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,用蕉叶代纸、勤学精研,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;又用漆盘、漆板代纸,写至再三,盘板都穿,用过的秃笔能堆成小堆,故有“秃笔成冢”之说。

怀素书根深叶茂,“自谓真出钟(钟繇),草出张(张芝)”。他拜书法大师颜真卿为师,颜真卿曾将“草圣”张旭笔法授与怀素。与其师颜真卿一样,其书法既得名家真传,也有“反传统”倾向,继承创新使其在千古书坛上自成大家,独树一帜。他以“狂草”出名,运笔迅速,如骤雨旋风,飞动圆转,随手万变。

他也能做诗,与李白、杜甫、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。他生性放纵,好饮酒,每当饮酒兴起,不分墙壁、衣物、器皿,任意挥写,时人谓之“醉僧”。在书法上,尤以草书成就最高,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,谓“以狂继颠”,并称“颠张醉素”。

草书有《自叙帖》、《苦笋帖》、《食鱼帖》、《圣母帖》、《论书帖》、《大草千文》、《小草千文》、《四十二章经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藏真帖》、《七帖》、《北亭草笔》等,其中《食鱼帖》极为瘦削,骨力强健,谨严沉着。存世草书墨迹很多,着名的有《东陵圣母帖》、《论书帖》、《苦笋帖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自叙帖》等,均为狂草,笔势狂怪怒张,雄强狂纵,变化莫测,神采飞舞,一直为世人所推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