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星座知识馆>传统文化>宗教文化>

善恶因果皆由佛说 佛经经典故事精选

宗教文化 阅读(3.39W)

  每一个宗教都是为了保佑自己还有家庭的安康,所以不应该对任何一个宗教有其他的歧视,那么想要了解佛经,就应该从佛教文化开始了解,很多佛经故事都能教人们很多人生道理,接下来几则佛经故事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
佛经经典故事精选,善恶因果皆由佛说

  佛陀流下三滴泪,震动三千大千世界:
  有一次,佛坐在树下为无数人说法。其中有人证得须陀洹果,有人证得斯陀含果,有人证得阿那含果,有人证得阿罗汉果,这样的人不计其数。
  此时,佛陀脸色无有光彩,像是特别忧愁的样子。阿难问佛是何缘故。佛陀说:就像是商人,持价值千万珍宝外出经商,路上遇到盗贼,被洗劫一空,赤裸身体呆在路上,你说愁不愁?
  阿难回答:很愁。
  佛对阿难说:我从无量劫来,千辛万苦修持正法,欲救度一切众生成佛。但现在我成佛了,却没有起到真实作用,难道我能快乐得起来吗?
  阿难问:不是很多人,已证得声闻圣果了吗?
  佛陀说:如同一家人,生了十几个女儿,却没有儿子的话,就不能支撑门户。同样,我虽有阿罗汉无数,可他们都不是我的儿子,不能坐在树下顿悟成佛,不能把佛法传承下去。
  说完,佛陀流下三滴眼泪,三千大千世界为之震动,数不清的天、龙、神、人等,都发起无上菩提心。
  这时,佛陀的面容立即端正和悦,放出无数光明,照亮四方,欢喜地说道:我的教法后继有人了……
 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:发菩提心的重要。没有被菩提心摄持的任何一个善根,纵然像阿罗汉那样,从三界轮回中得到了解脱,也不算是特别殊胜。

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阿弥陀佛:
  8岁小沙弥临死前在雨中做了一件事竟延长寿命直至80岁
 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,在城市附近有一片森林,森林里面有五位高僧在修道,其中一位比丘已经获得神通,能看到他人的寿命。
  有一个小沙弥,年仅八岁,也在山里同修,大家各坐一方,参究佛理。
  这位得到大神通的师父,已经预知沙弥只能再活七天,心想:如果这个小沙弥死在我这里,他父母一定会认为我没有照顾好,导致他们的孩子夭折,必然会产生怨恨心,我应该让他回家去。于是师父对沙弥说:你父母亲在家里非常想你,你今天就起程回家看看,第八天早晨再回来。
  沙弥听了非常欢喜,向师父行了礼,马上动身回家。路上遇到大雨,沙弥眼看大水就要淹没路边的蚂蚁洞,无数蚂蚁即将遭遇灭顶之灾。沙弥心想:我现在已皈依佛门,是佛弟子,第一要有慈悲心,第二要救护生命。想到这里,沙弥开始动手搬来泥土,堵住流水,并将积水排走,这样蚂蚁洞也就保全了。
  沙弥回到家后,家里并没有什么事,所以第八天早晨他就动身回到了山里。
  师父远远地看见小沙弥回来,觉得非常诧异,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心想他七天内应该就去世了,现在还能回来,又是什么原因?该不是已经是鬼神的化身吧?为了察明真相,师父马上入定,这才获悉小沙弥因为拯救了无数蚂蚁的寿命,今生的寿命已经延长了许多。
  沙弥回到师父跟前,顶礼后在一边坐下。
  师父问他:你做了一件大功德,自己知不知道?
  沙弥答道:我这七天一直待在家里,没做什么功德。
  师父又说:你的寿命原本已经完了,但前几天因为你拯救了无数的蚂蚁,今生寿命已经延长八十多年。

佛经经典故事精选,善恶因果皆由佛说 第2张

  夫人怀孕期间开口便能诵佛经妊娠月满后诞下佛弟子:
  昔有比丘,精进守法,少即持戒而不毁犯。所诵读皆为佛法甚深经典,凡听到比丘诵经声者,莫不欢喜。
  有一个小儿,年七岁,在城外放牛。他远远听见比丘诵经声,便觉得这声音如仙乐一般美妙,故而直奔精舍,礼拜比丘,听他讲经。比丘见小儿年少聪慧,宿缘深厚,即为小儿讲说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。讲至色空色空之时,小儿突然开悟。小儿大喜,便向比丘发问,但比丘应答不尽小儿意。
  于是,小儿反为比丘解说其义。比丘从未听闻如此精辟的见解,心中欢喜无比,奇怪这小儿智能非凡,惊叹小儿年少智深。这时,小儿忽想起自己所牧的牛群,于是告别比丘赶紧回去牧牛,不料那些牛群散步入山。小儿循着牛的足迹寻求,却遇到一猛虎而为虎害。小儿命终,投生在长者家。
  而这长者夫人自怀孕之日起,口便能诵佛法经典,从朝至暮,从不间断。长者家人奇怪,以为夫人口说妄语,是得了呼鬼病。家人到处寻医问卜,却无人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。
  一天,比丘入城乞食到长者家,远远就听见夫人诵经之声,心中甚为喜悦。比丘即问长者:请问长者家中谁能说如此甚深经义?
  长者回答说:我的夫人得了呼鬼病,昼夜妄语,从不停口。
  比丘告诉长者道:此非鬼病。夫人所诵是佛法经典,是无上之妙法,请允许我入内与夫人相见。
  长者应允,遂领比丘进入夫人卧室。比丘提出种种疑难问题,夫人居然全都迎刃而解。长者恭敬挽留比丘与家人共进饮食。比丘感叹道:夫人怀孕,口诵佛经,其音妙好,非同一般啊!
  日后,长者又请比丘来家中斋饭,此时,这位比丘便邀同道修行者大家一同前往应供,同时也是为了让众比丘听到夫人口诵无上法音。吃罢斋饭,夫人便出房与众比丘顶礼,并为众比丘诵经说法。比丘中有疑难而不能解者,夫人尽为解说,众僧不禁啧啧称奇。
  待夫人妊娠月满,顺利产下一名男孩儿。此儿刚刚降生,随即叉手长跪,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。夫人看了却惊讶万分,完全不知发生什么事,就连自己生产前能口诵佛经之事,也一点印象都没有。
  长者问比丘:这是怎么回事?
  比丘答道:此幼子仍真正的佛弟子,要好好养育。此儿将来当为一切众生导师,我等皆当受其恩泽。
  这小男孩长到七岁时,聪明无比,智能过人。凡佛经中有误脱之处或短少之处,这小男孩都能校勘无误。
  当时的小儿即是释迦牟尼佛的某一过去生,那位比丘就是后来的迦叶尊者。

  老翁捐石建佛寺得生上天:
  有一位长者,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,供佛安僧。他把建寺的材料都筹备齐全,仅缺柱下的一块地基石而已!
  邻居住有一位老人,知道帮助他人完成建寺,是一件美事。于是,即将他的镇家之宝——捣衣白石,乐捐出来赞助建寺,使庄严的佛寺快速得以完成。
  这位老人命终之后,上生到忉利天去,住在七宝所成的宫殿中,有很多天女侍奉他,享受自然的天福妙乐。
  时间经过很久,那座庄严的佛寺,也因年久失修而倒塌,转成废墟。那块捣衣白石,当然也埋没在地下了。
  后来有一个农夫,在废寺的荒地上开垦,当他驱牛犁地时,犁头却碰到地基石,妨碍到他的耕犁。于是,农人想找人来帮忙迁移这块石头,以免妨碍耕作。农人刚开始兴起移石的念头,天宫忽然缓缓摇动起来。
  因为天宫震动,使得天人感到惊讶,想追寻震动的原因,随即用他的天眼观察,知道下界(人间)废寺的荒地上,农人想要移走他从前布施的那块白石而引起的。
  天人心想:我因为布施那块石头,无意中得生天上,享受天福;如果那块地基石被农人掘掉移走,就会损害我的天福,我应该要自救,阻止农人移动这块基石。
  于是,天人就变化成一个老翁,来到农夫的面前,问道:你为什么要掘掉这块石头?
  农人回答说:这块石头在这里,不但阻障我的耕犁,而且减少收成。为了多求一点薄利,多做一点耕种,可以多得一点收成。所以,我决然要把这块石头掘掉,增加我的耕地。
  老翁说:你开垦这块荒地,辛辛苦苦地工作,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呢?我送给你黄金五百两,请你保存这块石头,不得移动它,你愿意吗?
  农人听了惊骇万分地说:我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黄金。您从什么地方来,为什么关心这块石头呢?
  老翁即变回天人之身,告诉农夫说:我以前也是本地人,这块荒地,就是古代的佛寺。那时,因为邻居正将兴建佛寺,全部材料都筹备齐全,但缺少一块平石,做为木柱的地基石。我把祖先留传下来,视为至宝的捣衣白石,毫不考虑地捐出来建寺。真使我料想不到,布施一块石头建寺,竟然会有大福报,使我上生天界,住在七宝所成的天宫,享受天福妙乐。今天早晨,我的天宫忽然震动,我觉得奇怪,就以天眼观察,知道你动了心念,将要掘掉这块地基石。这块白石是我生天的根源,如果被你掘掉,会损害我的天福,所以我特地前来阻止你,不要移动这块白石。
  农夫听闻了天人的话,向他合掌,并且感谢他说:原来此地过去是佛寺,今日尚且为天人的福田。现在既然知道了,决定不敢轻举妄动了。天人听到农人这样说,非常欢喜,很安心地返回天宫去。
  农人思惟道:从前人行善,仅发心布施片石,助人修建佛寺完成,因此就得生天的福报。如此稀有肥美的大福田,播下一颗种子,就能得到收成无量万亿倍的福果。我是农夫,更应该要刻骨铭心,永志不忘地记住。
  于是,农夫逢人就宣说施石生天这件事,大家很相信他的话,知道修建佛寺,有无量无边的福德。因此,发心广种福田,不久以后,就把庄严的佛寺重建起来。宝塔巍然,屹立云表。

v

佛经经典故事精选,善恶因果皆由佛说 第3张

  原来今生的痛苦,全是前世的业报:
  在很久以前的印度,有个婆罗门阶层的富翁,家财万贯。他的膝下只有一子,年方二十,刚刚娶妻未满七日。有一天,小夫妻俩到自家的后花园中赏花,丈夫见妻子对一棵树上的一束花喜爱至极,于是,爱妻心切的他攀上高枝欲为她摘花。不料,树枝却忽然折断了,那位男子掉到地上摔死了。
 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,犹如晴天霹雳,全家人抱着男子的尸体悲痛欲绝。男子的父母、新婚的妻子哭得死去活来,就连前来探视的亲朋好友也不禁热泪盈眶。等把男子厚葬后,全家人依然沉溺在悲痛中,怨恨老天爷不长眼睛,让这样的不幸降临到他们家中。
  后来,佛陀知道了这件事,他非常怜悯这一家人。于是,决定前去慰问。
  听我的劝告,万事万物皆为无常,有生就有死,祸与福是相连的。现在,这个孩子死了,却有三处众生在为他哭泣。想必,你还不知道他究竟是谁的儿子,也不知道谁又是他的双亲吧?佛陀语重心长地对富翁说道。
  听佛陀这么一说,富翁马上就明白了佛陀意有所指,于是,停止了哭声,祈求智慧的佛陀为他开示。
  很久以前,曾经有一个孩童手拿弓箭,来到一棵大树下,仰头搭起弓箭准备射一只毫无防备的鸟。当时,旁边还有三个玩伴鼓励他说:‘你若真的能射中,才算真英雄!’于是,这孩童就很得意地举拉开了弓箭。果然,一下就把树上的鸟射死了。旁边的三个小玩伴看后,都不禁为他欢呼鼓掌!佛陀讲道。
  佛陀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:后来,经过无数次的生死轮回,当时那三个在树下的孩童,一个在天界做了天神,一个在海中做了龙王,另一个就是婆罗门的长者你。至于当初树下射鸟的那个孩童,前生为天树的儿子,命终转生人间,成为你的儿子。不幸从树上掉下来摔死后,就要投胎化生为龙子。可就在他投胎刚刚化生时,却被一只大鹏鸟吃掉了。与那只吃他的大鹏鸟,就是那只曾经被他射中的鸟。现在,共有三处在为他哭泣,一个是天神,一个是海王,还有一个是你。你们都因为自己失去儿子而悲痛欲绝,这全是因为前世你们鼓励他射死那只鸟,他射中后,又将他大加赞美一番的缘故。所以,今世你们三个在天界、海中、人间同时为他伤心哭泣。
  听过佛陀的开示后,富翁明白了,原来今生的痛苦,全是前世的业报。

  功过不相抵,口业受苦报:
  比丘们请问佛陀说:「世尊!善生长者过去世造作什么恶业,使他今世要为人做苦力?又因为种什么福因,能使他的家中自然出生珍宝?」。
 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:善生在过去世中所作业,此世因缘会合,果报不失。一切众生都是一样的,过去世所作善恶业,一定在业果成熟时受业报。佛陀又说颂和这段因缘:假令经百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。
  过去世时,在一个村庄中有一位大富多财、受用丰足的长者。正逢春阳佳月,到处开满了各种花,树林茂密,池水清澈,杂色的众鸟发和雅美妙的声音,正是人们游乐的好时机。这时那位长者带领家人到花林中去游玩。当时世间没有佛出世,但有独觉圣者出世,有一位出家人是证得独觉果位的圣者,他每天早晨都着衣持钵乞食。这时他心里想:我为什么要为这个难以满足的身体而辛苦奔波,入村庄到处乞食?不如住在林中园内,如果有人来游玩,随他们发心布施来充饥就可以过活了。
  长者来到园中遥见这位出家人身心湛寂,容仪端正,生了极大信敬心,即恭敬向他顶礼说:「圣者!您为求食,我为求福,请住在这园中长期受我供养。」比丘默然受许,从此长者就日日奉施饮食供养。
  有一天,长者有事须到别的村庄去
  ,他告诉妻子说:「贤首!我今有事须往某村,你要像平常一样的供养圣者,不可间断。」他吩咐妻子后即出发,早晨长者妇忙于备办饮食,他的儿子看了问说:「妈妈您每天为谁辛苦地忙着?」。
  母亲告诉他:「为供养比丘种福田。」。
  「比丘不事生产,不做苦力,为什么要给他吃饭?」。
  母亲呵叱说:「你不要造作这种口业重罪。」。
  长者回来时问妻子:「圣者饮食有没有缺乏?」。
  妻子回答说:「饮食照常供养,然而我们的儿子对圣者造了口业罪,说圣者不事生产而接受他人的食物。」。
  长者听了之后说:「啊呀!这小孩真不懂事,这样只会害了自己,将来必定堕入恶趣。」他立即带儿子前往尊者处谢罪。
  独觉比丘遥见长者与他的儿子前来,即入定以神通观察他们来的目的,得知原来是孤童无知造口业要来谢罪的。独觉大都不以口语教化,而是以身说法,他为了悲愍无知的孩童,就踊身飞胜虚空中,现大神通作十八种变化,上腾红焰,下流清水,卷舒自在,令他心生深信。
  一般凡夫在看见神通时,都会立即醒悟,长者和他的儿子也不例外,实时稽首遥礼尊者说:「圣者!请您慈悲怜愍我们的愚痴,赶快下来接受我们诚意的供养。」圣者怜愍他们,就从空中纵身而下。
  长者立刻以香花殷勤供养,父子至诚顶礼忏悔发愿说:「和尚是大福田,我们应该至诚供养,由于无知,而以『苦力』的恶语辱骂圣者,希望在未来世中,不会因此而受苦报,所有诚意供养的功德,愿在来世生大富家,并得殊胜的果报,遇到比圣者您更殊胜的大师,我必当承事他而不生丝毫的厌烦。」父子恭向那位比丘忏悔之后,每日都这样求哀忏悔。
  佛陀说到这里就提醒比丘们说:「你们不要怀疑,过去世时的那位长者子,就是如今的善生长者,由于他曾骂出家人一句『苦力』的话,因此五百生中常为人做苦工,至今苦力恶业方受尽。又因为他至诚忏悔发愿及供养僧众功德,得生大富家(自然出生珍宝)。他过去世曾发愿说:『并得殊胜的果报』者,如今在如来座前得见真谛(证得初果圣道)。
  他又在愿中说:『愿遇到比圣者更殊胜的大师,我必当承事他而不生丝毫的厌烦』者,如今我如来超胜独觉百千亿倍,所以善生长者供养于我,他的心没有厌背弃舍,一一都随愿圆成(如心实现)。」。
  佛陀再三劝说:「比丘们(信众及一切人同)!若作纯黑(恶)业,必得纯黑异熟(果报)。若作纯白(善)业,必得纯白异熟。若作黑白杂业,则得杂异熟。汝等比丘(信众等同)!应离纯黑及以杂业,当修纯白业,得纯白报,如是应学」。

佛经经典故事精选,善恶因果皆由佛说 第4张

  欲火染心竟杀了自己的亲生母亲:
  从前释迦世尊在只园精舍说法时,舍卫城中有一个长者,结婚后与妻共生一个男孩。长者为了养家活口,于是决定出国做贸易,不幸却在海中遇难。
  长者的遗孀辛苦养育儿子长大,有一天,长者子和其他童子相随到另一长者家游玩,那位长者家有一个小姐看见长者子时,便以花鬘掷给他。
  这时童子们问长者子说:「你和这个小姐有约会吗?」。
  长者子回答说:「有!」。
  童子们急劝他说:「这个长者性情非常凶恶,他若知道你和他的女儿有超友谊的行为,他决不会放过你的。你千万不要做这件事,以免自找罪受。」童子们还特别为他守护了一整天,不让长者子做非法事,然后跟随他回家。
  那些童子们秘密对长者的妇孀说:「伯母!您的儿子和某长者的女儿约会,可能会有过于亲密的行为,我们已为他劝解,他似乎不肯采纳。我们现在要回家了,今夜敬请伯母注意,不要让他出门!」。
  童子们回家之后,这个童子的母亲即令他回房休息,并在房中安置便器妥当,又把自己睡的床铺搬来挡在儿子的房门口。到了半夜时,儿子叫说:「妈妈!给我开门,我要到外面小便。」。
  母亲说:「我已放了便器在房中,你在房里小便就可以了,不必出来。」过了一会儿,他的儿子又叫:「妈妈!给我开门。」他的母亲仍然不肯给他开门,这时他便大发瞋怒。
  其母说:「你要去的地方我早就知道,我是为你好,考虑你的安危。我宁愿在这里死去,也决定不让你去做坏事。」。
  凡是欲火染心的人都是无恶不作,不避恶业;她的儿子因此拔剑杀死母亲,然后前往长者家中去找那位小姐。但当他见到小姐时,竟害怕得全身发抖。
  小姐对长者子说:「你不要害怕,这里只有我一人住而已!」。
  「小姐!我已为你杀死我的母亲。」。
  「是你的亲生母亲吗?」。
  「是!是生我的母亲。」。
  长者女心想:「这个人瞋怒凶恶,连自己的生母都会杀死,何况我是别人?」长者女不动声色地把他留在房里,然后独自上楼大喊捉贼。童子听了后,立即潜身从水沟中逃出。他回到自己家里,把剑摔在地上,高声叫喊说:「贼杀死我的母亲!贼杀死我的母亲!」之后便依世法为母亲火葬。
  童子在葬母之后,深深地为自己造了杀母的极重逆罪后悔,他心怀忧惧地向各处打听有关修道消罪的方法。
  有的外道要他用猛火焚烧自身,以灭重罪;也有外道说爬上高岩往下跳,可以消灭重罪;还有外道说:「投河自杀,就能灭除自身所作恶业重罪。」另外也有外道说造作恶业的人,只要能发心自杀,就能消灭极恶重罪。童子访问许多外道行者的结果,所听到的灭罪方法,全部都要自杀,没有其他出路可行;然而,他却不愿意死。后来,他到了逝多林僧众的住处,听见比丘诵经,其中他听到了一句偈:「若人作恶业,修善而能灭,彼能照世间,如日出云翳。」。
  童子心里想:佛教僧众有除罪法,我今应当出家修习善业,以除灭杀母重罪。于是即禀告比丘说:「圣者!我想要出家修行,敬请慈悲哀愍度我出家。」比丘便为他剃度出家,并受比丘具足戒。
  童子出家之后,每日精勤研究经、律、论三藏教典,不久即精通一切佛法,辩才无碍,善能论答。
  有一位比丘看见他非常用功,即请问他说:「法师!您为什么这样精勤苦行修持,有什么愿望?」。
  法师告诉比丘说:「我为消灭重罪才这样苦行修持。」。
  「法师,您曾作什么重罪,要求灭除?」。
  「杀母。」。
  「是亲生母?或是乳母?」。
  「是亲生母。」。
  比丘们就把他杀母畏罪出家当法师这件事,恭向佛陀禀告。
  世尊听了,立即告诉比丘们说:「如果有人杀害父母,而后来求出家,让这种造作逆罪的人出了家,会破坏佛法,必须赶他出去,不许他住在僧团中。从今以后在我法律中,如有人来求出家,必须问他是否曾杀害父母等,若不先过问而让他出家,就犯越法罪。」比丘们就依法摈弃这位曾经杀母的法师。他被众僧赶走之后,又不愿还俗,只好远去边境找地方住。
  这位被摈的法师在边境说法度众,由于他的智慧辩才无碍,度化一个长者发心信佛,这位长者非常恭敬法师,为他建造一座佛寺,法师就在这寺中讲演佛法,于是诸方僧众云集,来听法师说法,他的徒众很多都是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。
  后来有一天,法师身患疾病,以种种药草疗治均不瘥愈,病情渐渐严重,自知余命无几,即告诉弟子说:「请为我造浴室。」诸弟子依照法师的指示,造了浴室。最后法师说偈:「积聚皆消散,崇高必堕落,合会终别离,有命咸归死。」。
  在说完偈后,他就逝世了,并且立刻堕无间地狱。他那些证得阿罗汉果的弟子想知道师父投生何处?便入定谛观。可是遍观天界、人间、旁生、甚至饿鬼道都找不到。最后终于在阿鼻地狱中找到了。
  证圣果的弟子们心生疑惑:亲教师生前持戒谨严,博学多闻,以佛法摄受众生,为何堕于无间地狱?到底师父在未出家前,曾作什么样的恶业?他们又再次入定观察,于是看见师父过去在家时,曾杀死他的母亲,因此堕入无间地狱。
  这位曾杀过母亲的法师在地狱中,被猛火逼身,意想将是所造浴室,遂大叫说:「浴室!浴室!炽热猛火,把我烧得痛苦极了!」。
  守门狱卒便以金刚杵打他的头,告诉他说:「薄福罪人啊!这里是无间地狱,你怎么说是浴室?」。
  法师在地狱中被狱卒以杵打头的时候,便发善心,恳求佛陀慈悲加持,随即便命终,往生四天王天宫为天人。

佛经经典故事精选,善恶因果皆由佛说 第5张

  当自审察,勿信他语:
  从前,释迦佛陀在舍卫国说法时,是年结夏安居圆满后,佛陀与诸比丘欲往王舍城。当时舍卫城中有一群商人,随侍佛陀同往摩竭陀国。阿难尊者每天在诸商人前引导,一日来到三叉路口,一条是直路,但其山林中多诸野兽;一条是弯曲道路,然而行人安稳无障碍;不知要走哪条路好?于是请问佛陀。
  佛陀告诉阿难说:「宜取直道,如来离诸怖畏!」。
  有一天,住在山林中过夜。佛陀说:「比丘住处,乃至树下,都应分次第而住。」因此,诸比丘即以戒腊座次分开住宿。其中六众比丘,分配在枯树下止住;诸商人即在附近结营而住。到了半夜,六众比丘忍不住寒气的逼迫,以火烧树,其枯树中有蛇因火烟所熏,因而爬到枯树上,不料蛇将要掉下来。六众见蛇急忙高呼说:「快掉下来了,快掉下来了!」。
  诸商人听到比丘高呼的声音,均以为「有狮子」跳入营内,即大为惊怖,四散逃奔。佛陀知道这件事,即命阿难速去安慰诸商人说:「如来所在的地方,离诸恐怖,不要惊惶。」。
  诸比丘禀告佛陀说:「大德世尊!为什麽六众大叫,诸商人就惊怖逃奔?」。
  佛陀告诉诸比丘说:「六众比丘不只是在今日使诸商人受惊吓,甚至在久远的前世也曾经惧吓过他们,而使得他们四方逃走,当时也是我安慰他们,使他们离忧苦。你们仔细听:
  过去无量世时,在某山中的一个水池旁边有棵频螺果树,林中有六兔共为知友,依止而住池边。有一晚上,微风吹动,是时频螺果熟,堕在水中作声,六兔闻果落声,牠们因个子小,胆子也小,于是非常惊怖,向四面逃走。
  是时,山中有野干看见六兔奔走而来,便问牠们何故逃走?六兔说:『我们听见水内有异常的声音,心里想可能是猛兽要来害我们。所以就赶快逃走。』野干听了之后,也跟着奔走;山中的猪、鹿、牛、象、豺、狼、虎、豹及小狮子等,听到这话也跟着奔窜。
  山谷中住了一头猛勇的狮子王 …看见那些兽类都惶怖奔驰,便问说:『你们都有爪牙,勇力也大,为什麽这样惶怖惊奔?』。
  众兽们谨向狮子王报告说:『我们听见恶声非常可怕,以为是猛兽要来害我们,因此惊惶,欲逃向安稳之处。』。
  狮子王问说:『那猛兽在什麽地方?』。
  众兽答说:『我们也不知道。』。
  狮子王说:『在还没有察清之前,你们不必奔走,我为你们审查究竟。』。
  即问虎说:『你在哪里听到这些话?』。虎说:『我从豹那里听来的。』狮子这样辗转推问到兔。
  兔子说:『这种怖畏恶声,是我亲自听闻,不是传说的。仁者如果不相信,我可带您去查看。』。
  于是,六兔便和狮子王来到频螺果树处 …们稍等一会儿,便再听见频螺果堕落水面的声音。
  狮子王说:『这是果子,你们怕什麽?』。
  这时有一位天人看见此事,笑而说偈曰:『不应闻他语便信,当须亲自审观察;勿如树果落池中,山林诸兽皆惊走。』」。
  佛陀又说:「往昔狮子王就是我,其六兔即今之六众比丘。」。

佛经经典故事精选,善恶因果皆由佛说 第6张

  悭贪堕饿鬼:
  释迦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时,城中有一位名叫若达多的长者,财富无量。有一天,长者出城游行,渐次来到只园精舍,瞻仰佛世尊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光明普曜,如百千日,庄严其身。他心怀敬信,即在佛前敬礼世尊,然后坐下来,恭聆佛陀说法。
  若达多听闻佛陀说法之后,心生欢喜,即便回家辞别眷属,恳求佛陀同意他出家为比丘。佛陀答应若达多的请求,说:「善来比丘!须发自落,法服着身,便成沙门。」这时,诸亲族和人民等,都说若达多以前是富豪长者,如今发心出家修道,于是就有很多人,供养他的衣、钵等日用品物。
  若达多比丘获得许多供养之后,生悭贪心,不能把衣钵布施供养给同修梵行者。由于他看不破,放不下的因缘,其后命终,即堕饿鬼道中为饿鬼,且回到他生前所住的僧房中,守护衣钵。僧众看见若达多比丘圆寂,欲依佛制为他荼毗,因而白僧羯磨(开会将其遗物布施给众僧),开其僧房入殓以及清点衣钵等遗物。不料,忽然看见一个饿鬼,身如燋柱,腹大如山,咽细似针,其状貌非常恐怖,猛烈地守其衣钵,诸比丘均不敢接近。于是,诸比丘就把这件事禀告世尊。
  佛陀和诸比丘来到僧房,告诉饿鬼说:「咄!无惭愧。你于生前出家修道,贪着利养,竟收藏信众供养衣、钵等日常用物,不肯惠施众僧,以此悭贪因缘,今堕饿鬼,受此丑陋形相。你现在为何不生惭愧,还敢回来悭守衣钵?」佛陀呵责悭贪等诸多过咎,能使众生堕于恶道。又为其说法种种,若达多饿鬼,心开意解,深生惭愧,就把衣钵舍给僧众,于夜半命终,再受馀形。
  若达多舍弃贪悭饿鬼之后,又堕于飞行饿鬼之中,然而他的身相端正殊妙,挂着许多珍宝璎珞做为庄严,在虚空中飞行,身上放出光明,照于只园,与诸天无异。他来到佛陀座前,敬礼世尊,却坐一面。佛陀为他说法,欢喜而去。
  次日早晨,诸比丘等禀告佛陀说:「世尊!昨天晚上光明照于只园,是梵、释、四天王及二十八部鬼神将,或他方诸大菩萨来听法?」。
  佛陀告诉诸比丘说:「你们说的都不是,乃是舍卫城中的大富长者若达多,他出家入道,近日命终,堕于飞行饿鬼中,持香花,来供养我;你们看到就是他的光明。」。

  七岁神童看透生死轮回竟是因为……
  古时有一位大沙弥,刻苦精修,已证了阿罗汉果,但仍旧在深山中,勇猛精进的进求无上大道。附近村落中,有一七岁神童,夙因深植,慧解早开。小小年纪,喜参大法,辞别寡母,寻师访道;遇阿罗汉,求作小沙弥。竭诚尽敬,奉师参道。师知此子实为法器,迎机启发,非常颖悟;诵经行道,无时懈怠。年八岁即得神通力,眼能澈视一切处,耳能遍听一切声,能空中飞走,能如意易形,能了知过去时代事,返照宿世一切因缘,如镜摄影,顿时显现。
  一日神童寂坐,照见自己宿世之事,不禁微微含笑。师见彼笑容可掬,便问因何事故,发出笑来。答言:「笑我前世今生,为五母作子。母皆为我昼夜啼哭,悲伤愁叹,情不能已。我以一子遗害五家,使五母为我得无量忧苦,失却自在。我身如薤露,五母比掌珠,无苦徒寻苦,一痴至于此!弟子现在寂照中照见五母情痴,所以笑不自禁。
  我这一身到阎浮提世界中来,投生五家─第一母生我时,邻家同日生一子。我生无几日,因为缘尽,即便死了。我母见邻儿学语、学步,心中很悲苦。以为我子若在,此时也能学语、学步,禁不住泪珠暗抛。邻母心中欢喜时,便是我母心中悲痛时。我为第二母作子时,我又以缘尽故,时候一到,便早早死了。我母见人家幼儿饮乳时,便触动了悲思,想着以乳哺我时,如何活泼,如何欢喜,不料却只是一场春梦,每日晨昏,悲恸不已。我为第三母作子时,也是因缘有限,到了十岁,离别时至,又匆匆的死了。母每逢进食时候,悲伤痛哭,说道:『我儿若在,此时当与我共食。今何不幸,舍我死去,使我独食!』哽咽发言,情极悲苦。我为第四母作子时,也为缘薄故,年未弱冠便死了。邻近小伴,成人长大,娶妇热闹,我母见了,引起悲怀,说道:『我子若在,此时也当娶妇。一转眼间,手弄孙儿,岂非快事!我不知为什么事,得罪苍天,剜我心头肉,杀我独养子。』悲中带恨,怨气冲天。我为第五母作子时,我年七岁,爱道辞家,别离寡母,亲近大师,在山修养,得神通力。我母在家,日日啼哭,言:『我生一子,随师学道,不知所在;饥饱温寒,不知生死;遥遥岁月,不再相见。』我挨次为五母作子,先后以生离死别故,惹起五母无限的痛苦。假使把时间空间缩近在一起一处,我以一身辗转在五母腹中作子,于我则去来自在,未有增减;于母则惊疑不已,悲哭欲狂,为我一身,各欲自杀。世事情网,苦人,缚人;悲欢离合,迷人,累人,一至于此!我已休休,难洒同情之泪,母仍恋恋,作成一笑之因。
  「弟子今又发念:世间凡人不知物成当毁,人生必死。生离死别转眼间事,凡人不识不知,随波逐流,舍命造业,自投罗网。今目睹三恶道中,无数造业众生受苦长劫,求出不得,我代世人万分恐怖。我今何幸及早醒觉,入山求道。蒙佛慈恩以及师恩几经启发,收摄六根,不起妄念,不造诸业,心地清净,速成道果,得神通力,见宿世事。我今怜念五母为情识封锁,不能自拔,反叹我命苦,不能常住,忧我求愿,恐终不遂。我更怜念世人,日夜为名利情欲驱策侮弄,不知醒悟。吁,嗟乎!不断恩爱索,奋飞难如志。不离情识障,如何脱生死?谁为真种子,其惟自觉悟。众生根未熟,劝化变龃龉。去矣复何言,一笑当慧炬。」为师说已,便飞身去。

佛经经典故事精选,善恶因果皆由佛说 第7张

 伟大的佛陀深受世人天帝供养:
  从前,释迦佛陀在摩竭陀国、王舍城竹林精舍结夏安居时,极大愚痴的提婆达多,骄慢嫉妒世尊。他唆使阿阇世王订立非法制,击鼓宣传法令,不许民众持送饮食供养佛陀。当时城中信佛的人听到此法令,大家都忧愁啼哭,悲伤懊恼;因为信众虔诚所感应,而使忉利天宫动摇不安。天帝释(俗称玉皇上帝)即自思忖:「我这宫殿是什麽缘故而动摇?」于是即以神通观察,得知因阿阇世王订立非法制,国内人民忧恼而使天宫动摇。天帝即时下来人间,在王舍城中高声唱言:「我今当自供养佛陀和僧众。」然后天帝到佛前顶礼世尊,长跪合掌恭敬请佛说:「唯愿世尊及比丘僧众,尽形寿受我供养。」佛陀不答应。天帝又禀告佛陀说:「若不受我终身供养,当受五年。」佛陀也不允许。天帝再次请求佛陀:「若不受我供养五年,当受五月。」佛陀仍然不肯接受。天帝再三恭请说:「世尊!若不受我供养五个月,当受我供养五天。」于是佛陀就接受天帝供养五天。这时,天帝就把竹林精舍范围,变成和天上一样,其中有高大的宫殿,床榻卧具。酥酡妙供,都是用金器宝盘装盛;天帝和诸天人,亲自供养佛陀和圣僧。这时,阿阇世王在高楼上,遥见迦兰陀竹林精舍,变成诸天宝殿,酥酡饮食均盛以宝器,帝释天主和诸天众,亲自供养佛陀及一切僧众。国王看了以后,深自悔责,发了极大的脾气,责骂提婆达多:「你这个愚痴人!为何教本王横加非法于世尊。」。
  从此,阿阇世王即深生敬信佛陀。此时诸群臣禀奏说:「大王!请赶快解除非法制,使诸民众得见如来,随意供养。」国王即下令说:「从今以后,淮许一切民众,设诸肴膳供养佛陀和僧众。」。
  是时,佛陀即为诸大众说法,很多众生都得到圣道,乃至发大菩提心。诸比丘看见天帝亲自供养佛陀,赞叹不已!因而禀告佛陀说:「如来世尊宿植何福?能获得天帝这样供养。」。
  佛陀告诉比丘说:「你们仔细听:过去无量世时,波罗奈国有宝殿佛出世,集合诸比丘游行教化,到了伽翅王国时,国王带领群臣奉迎宝殿世尊,长跪恭敬请佛说:『惟愿世尊受我三月四事供养。』佛受伽翅王供养之后,即为国王说法。伽翅王因而发菩提心,佛为王授记说:『汝于来世当得作佛,号释迦牟尼。』由此供佛功德,无量世中不堕三恶趣,常在天上人间受胜妙乐,自致成佛。」。

  人疑恶鬼 争斗连夜
  从前在印度某山中有一座佛寺,附近另有一间精舍,因为常常闹鬼,比丘僧众都不愿继续久住,因而精舍变成空屋。有一天晚上,一位行脚僧来寺求宿。维那师告诉他说:「本寺今天客满,但是附近有一空屋,其中住有恶鬼,喜欢扰乱道人,你敢住吗?」。
  客僧以为自己持戒,不怕恶鬼。他说:「小鬼有什麽关系,我能制伏这鬼。」于是就到空房屋去住。稍晚,另有一位客僧来,维那师又请他住进空屋,并且说屋中有恶鬼,要他特别小心;却忘了告诉这位后来的客僧,房屋已有一位客僧先住进去。这位客僧很有自信地说:「我有办法降伏恶鬼。」。
  先到空屋的客僧在进了空屋后,即关闭门户,在屋里端坐等待恶鬼来。晚来的客僧在将近半夜时才到达空屋,他看见门关着,正准备开门求入。先入的客僧以为是鬼来了,便把门关紧。那位晚来的僧人极力开门,在屋里的客僧也极力拒他进入。在外的客僧终于得胜,开门进去。屋里的客僧误以为恶鬼进来,即向他猛打。晚来的客僧也误以为对方是恶鬼而极力捶打。到明晨天亮时,一看,原来是旧同学。二人于是互相惭愧谢罪。众人见状,都笑为怪事。
  【事见《大智度论》卷九十一】众生无明也像这样,本来人我皆空,但因妄想着相而致斗诤。因而作恶造罪,长劫受诸剧苦,不得解脱。如《大智度论》卷九十一说:「莫于根本空中斗诤作罪;斗诤故,人身尚不可得,何况值佛?当知人身难得,佛世难值,好时易过,一堕诸难,永不可治。若堕地狱,烧炙屠割,何可教化?若堕畜生,共相残害,亦不可化。若堕饿鬼,饥渴热恼,亦不可化。……深着邪见,言无罪福,不可教化;是故说『好时易过,堕诸难中,不可得度。』」。
  诗曰:「诸难已离得人身,莫向三尊种苦因;佛子当依经律学,骄横恶鬼勿临亲。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