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星座知识馆>传统文化>城市文化>

解民生之多艰 中国农业大学校训:育天下之英才

城市文化 阅读(6.4K)

现在这个社会没有知识是不行的,不像以前你不读书你还可以下地还可以经商,在这高速发展的社会没有知识只有被“挨打”的份。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农业大学来看看他的校训石什么,希望大家喜欢。

中国农业大学校训:育天下之英才,解民生之多艰

解民生之多艰,育天下之英才
  释意:
  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是屈原《离骚》中的名句,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。“民生之多艰”是中国的农情,也是中国的国情,中国农业大学以农立校,国富民殷、强农为本,是中国农业大学的追求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,忧患苍生,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。以“解”代“哀”,以此为己任的大气取代了原句中的悲戚之气,恰切地表现了中国农业大学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性。

中国农业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,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优势,积极倡导教研结合,以研促教,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。截止2011年底,学校拥有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2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,5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0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,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、10个北京市特色专业。

学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,建成了23门国家精品课程和2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,117项教材入选国家级“十一五”规划教材。进一步加强实验室、实习基地建设,拥有生命科学、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。通过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,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,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性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活跃。

2011年,在国际、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特等奖8项、一等奖11项、二等奖42项、三等奖60项、鼓励奖7项,北京市竞赛奖励56项的好成绩。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,促进学位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。2011年,有3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,2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。

学校总计有1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“全国百篇”,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。学校已培养了12万余名合格的毕业生,取得了一大批教育教学成果,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机关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,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。

中国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,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服务,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。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(“973计划”)项目12项,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名。

学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6项,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00余项,获得授权专利1266件,全国高校排位名列前茅。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“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”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。先后有8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《SCIENCE》、《CELL》、《NATURE》和《NATUREGENETICS》上发表,奠定了学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
2011年度中国农业大学发表SCI、EI等收录的国际论文1577篇。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,学校的农业科学、植物学与动物学、生态与环境学、生物学与生物化学、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%。学校在ESI所有学科领域的论文数量也进入了全球科研机构前1%。

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,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服务“三农”的新机制、新模式,各项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1年度农大3号小型蛋鸡全年销售达8,000万只,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。肉鸡健康养殖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累计在16个省应用39多亿羽。农业化学节水调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面积累计达59.47万亩。

作物种子健康保护及良种包衣、嗜热真菌耐热木聚糖酶工业化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。在动植物、植物转基因新品种、超高压食品非热加工设备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。“共免疫技术”发明专利转让给美国VGX公司,在业界引起了较大反响。

结束语】农大的文科专业——人文与发展学院,立足农业阵地,在农村发展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、农村社会保障、环境经济与农村资源管理、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发展、农村法制与政策方面都做得非常不错。